笔趣阁
笔趣阁 > 回到明初搞慈善(穿越)——蜀七 > 第148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48章

  回到明初搞慈善(穿越)——蜀七

话说的冠冕堂皇,但上头根本就不信。难道当官就不能尽孝吗?孟大这么做是什么意思?告诉朝廷的官员,谁家父母老了,就赶紧辞官回去给父母养老?就你是道德楷模,我们不辞官就是不孝?反正上面把他的折子压了,孟大着急也没用,跑了无数人家,人家都只有一句:“上头才能决定,我们做不了主。”于是孟大就这么等啊等啊,等到了自己二弟三弟被押送回京的消息。罪名只有一个,渎职。如果是贪腐还有救,可能关个几年或十几年。但渎职……这就是大罪了,代表着除了贪钱以外,他们还鱼肉百姓,官商勾结,官官相护。渎职是死罪。孟大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脑子一懵。他们一家都被软禁在了府里,没有查出他是否和兄弟狼狈为奸之前,孟大和家人都不能踏出宅子一步,就连去见见兄弟也不行。好在朝廷的动作很快,查出孟大确实没有给他们传递消息,没有助纣为虐,就取消了禁令。但是孟大被革职了,今生不再被录用,他的子女三代内朝廷不予取用。而兄弟的孩子们则是五代不予取用。孟家的仕途到此为止了。孟二和孟三被判了死刑,家产充公。但祸不及家属,孟二和孟三的妻子带着孩子回了娘家,孩子们也随母姓,不再随父姓。虽然还是不能科举,不能为官,但出门以后不必被别人白眼。孟大很快就带着全家离开了京城,去了一个小城生活,没人知道他曾是一个京官。也没人知道他曾经有什么样的抱负。孟大后悔了,他在收到信的时候如果想的不是明哲保身,而是大义灭亲。或许只是他被革职,他的孩子依旧可以科考。孟大悔不当初。他们一家从城门出去的时候,正好看见一队车马进城,声势浩大。他的小女儿问:“爹,那是谁家?”孟大脸色愁苦,看着那源源不绝的车队,说道:“应当是大将军。”小女儿还不知道自家到底怎么了,只知道要搬家,她好奇道:“不是陈大将军吗?”孟大摇头:“大将军有四个,这次回来的是朱大将军。”两边人马错开。一边往城里走,一边往城外走。此生再不相逢。第190章 190几个大将军前后脚到了京城, 京城就闹开了,毕竟这几位都是战功赫赫的将军, 打陛下刚起事时就跟着陛下,南征北战了这些年, 又在边关驻守,现在回京那都是最高规格的礼遇。先说房子, 都是之前抄家抄出来的大宅院, 内务府早就着手收拾了,听内务府里的人说, 那池塘都是引的活水, 过个十几年都不会臭,除非源头干了。再说屋子,相当于推到了重建, 木材全是好料, 更别说家具了, 老手艺的木匠打的, 别说毛刺,就是一点瑕疵也没有, 挨地的地方都磨得平平的。全是时兴的款式,三开门的衣柜,除了仆从住的屋子以外,将军及其家眷住的屋子都大,跟寻常人家的堂屋一样大,里面还能摆桌椅, 地上还铺了织娘们用粗毛线织的地毯。地面还是瓷砖----那可是瓷!瓷砖也是新兴的,是哪家小少爷捣鼓出来的,摔打着容易碎,铺地上倒是不会,就是打滑,不过只要铺上地毯,那就美得很,又好拾掇又好看。而且比寻常烧瓷便宜,一个大窑一次不晓得能少出多少块来,听说小少爷那家凭着这个挣了不少钱,如今在京里都能住大宅院了。内务府的人说得兴起,听客听得也激动。内务府还说:“就单说瓷器,烧得全是好瓷,要说白瓷,那就绝没有丁点杂色,说是花瓷,那色必是正的,再说锅碗瓢盆,这些都是备好的,虽说是买来的,但全是好货。”最后内务府的人还总结了一下:“我要是能在那屋子里住几天,这辈子都值了!”听客也羡慕:“陛下心里念着他们呢!”“谁说不是?多少年前就跟着陛下,听说陛下那时候还只是个寨主,手底下就百八十个人。”“咱们陛下才是真龙天子!”朱元璋带着家眷到京,正准备找个客栈住下,他料想自己来得早,估计陛下赐的宅子还要派人洒扫,刚入城就有内官在马车外求见,朱元璋索性跳下马车。内官是个面白无须的俊俏人,他生得好,只有眼尾有几条细纹,笑起来春风拂面,拱手道:“下官楚麟,见过大将军。”朱元璋也不抬架子,他刚来京城,还没把这地方摸透:“楚大人可有要事?”楚麟笑道:“陛下吩咐下官送您去府上,东西一应俱全。”不用去客栈挤当然是好事,朱元璋点头,楚麟上马在前面带路,朱元璋的车架在后面跟着。等到了大门口,楚麟才对朱元璋说:“陛下说了,等另两位大将军到了,才挂牌匾。”朱元璋点头:“我知道。”他明白这意思,肯定不会挂将军府,等陛下给他们封了爵位,这牌匾才会挂上去。朱元璋带着妻子女儿先进去,仆从们从后门进院子,先把行李搬下来。刚进了院子,朱大娘就闹开了,她拽着马氏的手,一双杏眼瞪得老大:“娘!这屋子!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屋子!”地上铺着地毯,走着软得很,没地毯的地方就是亮晶晶的瓷砖,堂屋里的摆设全是精品,就说桌椅,都是她在边关没见过的款式,她找了张椅子坐下去,屁股下头是软的,垫了软垫,里面填的事棉花。“小娘!咱们去房里看看!”朱大娘风风火火的牵着妹妹去后宅找自己的闺房。一间间推开看了,每个房间都觉得好,但当她们一起推开相邻的两间房时,气都不会喘了。“这屋子……一看就是给咱们准备的!”朱大娘把大张的嘴合上,想起友人说的,京城的闺秀都是小声说话,小步走路,小口吃饭,她虽然觉得那样太累,但是也觉得说不定学着她们就能融入京城。说起来,朱大娘还是有些自卑的。她听说书的说过,大户人家的姑娘,那都是杨柳腰,樱桃出,柳叶眉,要轻声细语的说话,待人接物要大方得体,又得有姑娘家的矜持,琴棋书画都要精通,管家的事也要自幼学,小时候跟自家兄弟一起读书,四书五经不说精通,但也要看过。还有女红,绣朵花儿要能引来蝴蝶,下厨要能做出叫人赞不绝口的美食才行。

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6biqu.com。 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6biqu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