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笔趣阁 > 回到明初搞慈善(穿越)——蜀七 > 第110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0章

  回到明初搞慈善(穿越)——蜀七

林渊:“元帅,生死有命富贵在天,有时候赌的不是谁厉害,是谁运气好。”倪文俊闭上眼睛,脸色灰败,过了许久才轻声说道:“我想活着。”他看向林渊:“我不想死。”林渊:“那就还要请元帅助我了。”第136章 136陈柏松带着倪文俊走了, 假扮成投奔陈友谅的样子,杀他个出其不备。李从戎会带人跟在后方, 见势不妙就会支援。林渊则在汉阳, 处理汉阳的政务, 还要等着安丰传来的消息。朱元璋留在汉阳城内, 他们拿下汉阳还没几个月, 如果没有强军镇守, 谁也说不准会不会有人胆大包天。林渊让人把汉阳的市场全部划分好,就像高邮一样, 建立各式工厂, 让贫困百姓能找着工作。至于汉阳的那些大官和大户, 林渊让杨少伟处理去了。他现在已经可以空出手来,专注在民生在。汉阳经济并不差, 朝堂虽然乌烟瘴气的, 但市场还在,百姓们不算过得好, 但毕竟是在天完的首都, 也不算太差。可汉阳以外的地方,县区村镇就不一样了,天高皇帝远, 当地的官员就是土皇帝,哪怕是个村正,也能作威作福。尤铭准备动的就是周边的村镇,村镇改了, 慢慢就会影响城市。李家村处于山脚下,这里人就靠种地和打猎维生,但这里的地不肥,以前朝廷管着的时候,他们自己种着地,打着猎,却根本过不了日子,每家每户生了孩子,留在身边养的只有一两个。而别的孩子则是被卖走,卖走了,家里能那笔钱,吃几顿饱饭,那孩子也有机会活下去。李二就是李家村的一个普通村民,他家没有地,几代人前就是猎户,如今还是猎户,可一代代下来,山上的猎物也慢慢变少了,虽说饿不死,可日子也好到哪里去。如今他们上头又换人了,听说是南王,他们一辈子都没怎么出过这个小山村,自然不知道南王是谁,又有什么事迹。日子好像也没变。头顶的人换不换也没什么关系。“李二,上头来人了。”乡亲气喘吁吁地跑到他家门口,“让咱们全都过去,一个都不能少,你家也快点去,别让人等急了。”李二赶去的时候把家里人都带上了,他爹娘,媳妇,还有三个孩子。所有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也不知道过去干什么。他媳妇走在他后头,小心翼翼地问:“当家的,不会出什么事吧?”李二也不知道,但还是安抚着说:“应该没啥事,你别怕,要是真有啥事,我护着你们跑。”媳妇不说话了。可他们心里都清楚,如果真遇到什么事,跑是跑不掉的,但他们又不敢不去,就这么胆战心惊的走去村头。他们远远的就看到一群士兵,大约有十多个,每个都拿着武器,看上去穷凶极恶,像是土匪,不少脸上还有伤疤,狰狞极了。媳妇拉住他的衣裳,全身都在发抖。李二咬着牙,带着一家人继续走过去。老百姓是朴实的,他们大多数时候只能被动接受,而不能自主选择。李家村已经没有几个壮年男性了,大多都被征兵征走了,一家都只有一个壮年男丁,女人比男人多,老弱病残也多,他们就是要跑,带着家小也跑不了,只能老老实实地过去。李二走进人群之中,一家人紧紧靠在一起,似乎想从对方的身上汲取力量。“人都到了。”村正对领头的兵说,他弯着腰,低着头,满是沟壑的脸上挤出一个讨好的笑容。当兵地说:“既然人都倒了,那我就说了。”“现如今,你们都归南菩萨管了,以后啊,你们也是南菩萨的子民。”“咱们这次过来,也不是为了征兵,不过你们要是想参军也行,直接来找我就成。”当兵的说话,下头没人敢插嘴,村民们抬头看着他,朴实的脸上尽是茫然。当兵的继续说:“南菩萨说了,以后哪几个村子干什么,这都是有要求的,你们这村子要养鸡,棚子我们来盖,鸡你们不用花钱,养好了以后我们会过来,按价把抵价的鸡抓走。”“每个村子都要分一个养鸡的老手。”当兵的使了个眼色,一个农民模样的中年男人连忙朝他们挥挥手,尴尬地笑了笑。“行了,就这个,你们各干各的去吧。”当兵的说,“有什么不懂的再来问我。”等人群散了,李二才又带着一家老小回家,一家人都围坐在桌前。媳妇忍不住问:“养鸡啊?养多少鸡?”“能吃鸡吗?”孩子年纪小,听见鸡就想到肉,“有鸡蛋吃吗?”媳妇也问到:“咱们只是给上头的大老爷们养鸡?”李二在一旁坐着,手里没停,正在编藤筐,他闻言后抬起头来,也是一脸迷茫:“刚刚那兵爷说,棚子他们盖,鸡也不要钱,还说到时候只把抵账的鸡抓走。”媳妇小心翼翼地问:“那是不是……那鸡养好了,咱们也能分几只?”李二不确定:“……大概吧?”很快,当兵的就开始搭棚子了,他们有力气,动作也麻利,搭棚子用的木料全是他们自己去山上砍得,比木匠做的还快,村正在旁边看着,发现这些当兵的脾气也不大,就鼓起勇气问:“兵爷,你们这是在干什么?”当兵的回他:“把这些木头都按图纸上画的弄好,到时候组装就成了,方便多了。”村正也会点木工活,看着看着,自己也上手去一起做,虽然看不懂字,但图还是看得懂的,越看,他就越舍不得把这纸放下。但也不敢问能不能把这图纸拿回去。乡亲们刚开始并不敢靠近,只敢远远的看着,后来发现当兵的每天都很忙碌,没有功夫来管他们,那棚子搭建的又快又大,他们忙完了自己手上的事就会过去看,看着养鸡的大棚从无到有,他们似乎也有一种奇怪的参与感。棚子毕竟简单,不像现代的养鸡场。被带到这村里的养鸡人对村民说:“这养鸡啊,还是得仔细,养鸡多好,有蛋也有肉,我养鸡养了十多年,这鸡啊,跟人一样,你对它好,它才对你好。”等大棚建好了,鸡也送到了,村民们才忽然发现,当兵的要走了。不过当兵的在走之前还是警告了他们:“每个月我们都会过来,如果你们养的不好,我们就把鸡收回去。”“还有,赵师傅要是出了什么事,也找你们算账。”赵师傅就是被派来交村民们大棚养鸡的专业人才,之前在高邮养鸡就养的很出色。他这次被派来进行技术援助,之后要是再回高邮,职称就能评上去,能分到更大的房子,每个月的工资也会再往上调整,要不然他才不会从高邮来到这个穷困落后的地方。李二是个心思活络的人,眼看着打猎猎不到什么猎物,就开始总往赵师傅身边凑。他不嫌弃养鸡养鸭是女人的活,最主要的还是尽早找一个新生计。而赵师傅就靠养这个吃饭,他自然要多问点。


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6biqu.com。 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6biqu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